前不久,东城街道长亭社区居民娄必琳荣获了2021年度感动重庆十大人物称号,她45年如一日照顾脑瘫儿子的经历感动了无数人,也诠释了一个女人在成为母亲之后的勇敢和坚毅,还有对待命运不公的乐观。
3月25日,记者来到娄必琳家中,家里没有有人久病的各种药味,更没有让人感到压抑和消沉的氛围。墙上贴着小朋友送的充满童真的画作,窗台上摆放着绿意盎然的植物,整齐的书、干净的陈设让这个家充满了生机和温馨。
娄必琳穿着朴素却大方,满头白发但精神焕发,脸上挂着乐观的笑容,生活的困难似乎并未在她的容颜上留下痕迹。
1944年,娄必琳出生在贵州省狮溪镇的一户平凡人家,有四个姐姐一个哥哥,后来哥哥当了老师,她还念过初中。
那时候,人人都要在公社劳动挣工分,娄必琳人小,虽然有时候干得慢一点,晚一点,但她都会把自己的工作完成得很好,每天都能交上7分(女性最高8分),是村里交工分较多的几个女娃之一。
在一次背石灰土时,娄必琳背不动,为了完成好工作,她使劲儿过了头。工作做好了,却不小心弄伤了自己,脊柱也留下了病根儿。回忆起这件事,她没有怨言,她说:“工作交到我手上我就有责任把它干好。”
后来,娄必琳嫁给了张勇的父亲,二人一同去到新疆,丈夫在外挣钱养家,她就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日子平淡也幸福。直到1976年3月的一天,她生下了身患疾病的二儿子张勇。
张勇在《给妈妈的心里话》里这样讲述了他的出生:“我一出生,便气若游丝、命悬一线,七天来眼都不睁,是还在月子里的妈妈您冒着刺骨的寒风,搭乘敞篷车,脱下自身御寒的军大衣紧紧地裹着我,从高海拔缺氧的巴州石棉矿,一天一夜下到低海拔气候稍好的米兰农场,才把我这条幼弱的小生命从鬼门关夺了回来!这是我们母子缘分的开始,也是我拖累您一生的开始啊,妈妈。”
后来的日子里,娄必琳带着张勇不停地辗转求医。张勇1岁多时,医生确诊他患有重度脑瘫,很可能活不过4岁。很多亲戚朋友都劝娄必琳放弃这个孩子,她却从来没有想过放弃张勇。当别人说自己的孩子智力有问题时,她想“脚能走手能提”就好,当命运连她简单的愿望都不能实现的时候,她想“只要他活着”就好。
1986年8月,娄必琳带着12岁的大女儿、10岁的张勇、7岁的小儿子和全部家当,辗转了五六天回到了南川。第二年10月,本来说好回家的丈夫却因脑溢血在新疆去世,娄必琳成了家里的顶梁柱。
由于家里生活拮据,娄必琳开始种菜、卖菜补贴生活。她每天天不亮就挑着菜去卖,要是卖完菜,时间还早就去地里干活,到了饭点,就将就卖剩的菜随便做一点。
虽然在大女儿和小儿子眼中,娄必琳是一个偏心的妈妈,总是把最好的留给张勇,但是看着妈妈的日夜操劳和张勇一天天长大,他们也能理解和心疼妈妈的“偏心”。
“为了照顾我,妈妈您不仅被迫放弃了各种工作机会、走亲访友与外出游玩的机会,更是听说哪里能治我这脑瘫的病,即便是砸锅卖铁、不远千里也要去一试!”张勇在《给妈妈的心里话》中回忆道。
生活尽管苦涩,也有惊喜。丈夫在世时曾教过女儿拼音,张勇竟然默默地跟着学会了,还向娄必琳提了要一本40元的《辞海》,虽然当时价格不菲,但娄必琳还是咬咬牙给儿子买了下来。那本书用了十多年,张勇每天用舌头舔着书角翻阅学习,认识了越来越多的字。现在,娄必琳又给他买了新《辞海》,书角也已经因为翻阅发黄发黑了,而争气的他也会用嘴咬着笔用手机打字、用电脑写作,并因此有了收入。
娄必琳还清楚地记得张勇的第一笔稿费,是区残联工作人员帮他投稿参赛所得,稿费加上奖金有足足3000元。带着张勇去领钱时,母子俩别提多兴奋。
翻开张勇的朋友圈,一笔一笔稿费的截图,一段一段有温度的文字,想象不出每个字的形成是多么的艰难,但他的上进很令母亲骄傲。
娄必琳告诉记者,“每次他得了稿费都很高兴,我也很满足,做一切都值得。”
每天睁开眼,娄必琳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给儿子穿衣服、穿袜子,再帮助儿子上厕所。到了饭点,娄必琳也总是先儿子后自己。
洗澡,相对比较烦琐。每次洗澡,张勇得先坐上轮椅,去卫生间,等着妈妈帮他洗头发,然后再回卧室上床,等着妈妈帮他脱衣裤、洗澡。空闲了,张勇就看书、上网、写作,娄必琳则看看电视……日复一日,娄必琳的悉心照顾让张勇干干净净、积极乐观。
“我们两个有时候也会‘闹矛盾’。”娄必琳说,天气好的时候张勇就想出去玩,但是每次都要佝着身体推张勇,让脊柱有伤的她很吃力,所以两个人还会“吵架”。
娄必琳聊着这些趣事,张勇在轮椅上扭曲着身子笑,不时发出一些声音,像在说什么。察觉到记者不明白,娄必琳就笑着给记者解释。
张勇说的每一个字,娄必琳都能听懂;娄必琳的每一份付出,张勇都懂。
在她家客厅的一角有一架全新的电动轮椅,是张勇自己在网上订购的。因为无法用手操作,张勇就咬着笔一下一下地打字告诉网上的卖家,他需要的轮椅有些什么功能。
“他现在天天都在看说明书,说等完全会操作了,我们出去耍的时候我就不累了。”娄必琳乐呵呵地说,她儿子特别能干,电视她弄不懂的都是儿子弄。她儿子什么都会。
张勇在《给妈妈的心里话》中讲道:“人说:养儿防老。但是对于您我来说,一直以来都是妈妈您在为我默默付出,我却无能为力。我多想,有一天医学更加发达,能让我奇迹般地站起来,到那时候,我要为您做一次饭,陪您坐一次高铁,去祖国的壮丽山河去走一走、看一看,感受日新月异的神州巨变!”
总有一天,娄必琳会因为老去不能再照顾张勇,她却说,“医生说张勇活不过4岁,今年他已经45岁。”
前年,一位脑瘫专家为张勇检查后认为病情还有好转的可能性,虽然中途还有昂贵的药费和漫长的治疗时间,可再多的困难都比不过希望。
娄必琳说:“我从来没怪过命运,这是我和孩子的缘分。或许哪一天,我能等来一个好消息,到那个时候,我想看着儿子自己用双手吃饭。”
45年,她依然没有放弃,她依然满怀希望。
认识张勇和娄阿姨有十多年了,一开始是因为工作,后来是因为感动,被张勇身残志坚、自学成才的精神所感动,更被娄阿姨的舐犊情深、乐观向上所感动。这么多年了,我每一次走进他们家,每次看到张勇都是干干净净、整整洁洁的,这些都是与娄阿姨日复一日地精心照料分不开的。而且最难能可贵的是,即便他们的生活这么艰难,他们却从不抱怨,始终报之以歌,积极阳光地生活着。他们的这种乐观也深深地鼓舞着我,让我更加热爱工作与生活。
——肖红
心酸背后伟大的母爱。照顾残疾儿子几十年,以她的乐观和开朗面对磨难,选择坚守和忍耐困境。她的付出,常人无法想象,不抛弃、不放弃,平凡的母亲不平凡的母爱。
——夏瑀
最让我感动的是娄必琳孃孃四十几年对张勇哥哥的不离不弃,对生命的敬畏与呵护,对身边的人总是笑脸相迎,特别触动我的是这份母爱的伟大。
——唐祥义
比起张勇,我们大多数人是幸运的,但是我们也一样,都不是最完美的孩子,都有最完美的妈妈。
一个妈妈在家里有无限种角色:负责家庭衣食住行的保姆、抚养教育子女的老师、生病期间无微不至照顾的医生、与你天真无邪玩耍的朋友、你和父亲身后的坚强后盾……没有一个妈妈不完美。
有人说妈妈分娩的痛苦相当于几根肋骨同时折断,也有人说妈妈看到孩子受罪时会心痛到想死,还有人说为了孩子可以去死……孩子的一切对于妈妈来说,几乎都动辄生死。
我们长大了,妈妈老了。她得肺炎住院,多咳了几声却羞红了脸,因为生你时没养好,不小心漏了尿;她辅导你作业不会时被埋怨几句没文化,她就偷偷熬夜重学初中数学;她在菜市场为了几毛钱和小贩锱铢必较,却因为你要买房爽快地掏出棺材本;你嫌她唠唠叨叨、喋喋不休,她生气出了门,却在路上遇到你最爱吃的菜又折返回来为你准备饭菜。自始至终,我们都理所当然地享受着来自妈妈完美的爱,而她却用一生在包容着我们的任性、坏脾气、不完美的我们。
虽然母爱没有缘由,也不求回报,但是我们应该感恩她、珍惜她,不管忙不忙,成功不成功,请记得陪陪妈妈、抱抱妈妈、善待妈妈,我们最完美的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