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道德典型 > 正文

杨小萍:我用镜头拍摄《南川飞鸟图鉴》

发布日期:2022-04-27 11:10 来源:文明南川


四月的金佛山,冰消雪融,大朵大朵的高山野生杜鹃迎风绽放,不只是杜鹃盛开,山上的鸟儿也逐渐活跃起来。为了用相机定格下这些美丽生灵的灵动身影,75岁的杨小萍常常天不见亮就到达拍摄地守候鸟儿的到来,一拍就是大半天。










图片

杨小萍迷恋上拍鸟,是从2015年开始的。


  作为世界自然遗产地、国家自然保护区的金佛山,保存了全国六分之一种类的原产种子植物和五分之一种类的野生动物,有着“地球生物基因库”的美誉。这里,也被誉为“鸟儿的乐园”,红腹角雉、酒红朱雀、白鹇、红腹锦鸡、台湾画眉等鸟儿的身影都曾出现在金佛山摄影爱好者的镜头中。


  在2010年出版的《重庆金佛山生物资源名录》中,就记录了当时金佛山的228种鸟类。原本热衷拍摄风光、人物的杨小萍在看到这本书后,深受触动,决定转变自己的拍摄内容,并且定下了一个目标——完整拍下金佛山的228种鸟。


  等待,是拍鸟的常态。


  拍鸟,与拍风景、人物不同,鸟是千变万化的,有时仅仅是寻鸟就要花上好长时间,不同的姿态和精彩的瞬间更是稍纵即逝。金佛山上,凤嘴江畔,龙岩河边,杨小萍都曾忍饥挨饿,耐着寂寞,花上数小时甚至数天时间寻觅鸟踪。


  有一次,杨小萍接到消息,一片正在扩建的工地里有块湿地,湿地里有鸟出没,他连忙带着相机赶了过去。在架好相机,等待了数小时后,一只雄性彩鹬终于出现在了镜头中,更令杨小萍惊喜的是,在它身后的鸟窝里还有4枚鸟蛋。


  彩鹬孵化的周期是19天,杨小萍就守了19天。为了拍摄彩鹬的孵化过程,杨小萍在拍摄点支起了观鸟棚,除了睡觉,几乎寸步不离。饿了就啃上几口买好的馒头,渴了就灌上几口自带的水,水塘的潮湿环境引来蚊虫,叮咬得皮肤又红又痒……为了拍鸟,这些他都一一忍受。


  第19天,天还没亮,杨小萍就赶到了水塘边,看着雄性彩鹬领着4只小彩鹬从杂草丛中不紧不慢地游出来时,他又高兴又激动,对着它们拍了整整一天,咔咔的快门声几乎没有停过。


  杨小萍对拍鸟已经到了痴迷的状态。白天出门拍鸟,晚上在家就看鸟的照片,手机桌面、微信头像都是鸟,就连手机铃声也是一连串清脆的鸟鸣,只要是他拍过的鸟,他都能准确说出名字、特征和习性。


  在拍鸟的这些年,杨小萍有许多“出圈”的作品。透过他的镜头,能看到彩鹬带着“一家人”出来散步的脉脉温情,能看到红腹角雉在雪地里的优美身姿,能看到黄腹柳莺喂食杜鹃的动人场景。而让他最感慨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那份惬意。


  如今,杨小萍拍摄的鸟类照片已有数万张,共记录金佛山地区鸟类达260余种,早已超出多年前专家科考金佛山时鸟类228种的记录。在未来,他想将自己的作品整理成一本《南川飞鸟图鉴》,系统梳理和介绍南川的鸟类,留下可视可看的金佛山鸟类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