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1日,《重庆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正式实施。一年多以来,《条例》如春风带雨,唤醒、滋润、催促着市民的文明行为茁壮成长。广大人民群众学理论、思方法、践目标、悟道理,提升文明素养,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将文明行为从纸面落实到实际,让文明的城市形象广受赞扬,城市形象更加美丽生动。
文明行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条例》将近年来全社会形成的文明行为系统总结规范,以人大立法的形式向社会颁布执行。这既是动员群众参与文明行为的号角,是群众规范自身行为的指南,还是衡量行为属性的尺度。
每年三月是《条例》规定的本市“文明行为促进月”。2021年3月1日,全市首个“文明行为促进月”活动拉开帷幕。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人大法制委、市人大社会委,九龙坡区委、区政府联合举办“《条例》实施启动仪式暨‘文明行为促进月’市级示范活动”,并通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云平台”视频联线合川区、荣昌区分会场,掀起文明行为促进活动的高潮。
在“文明行为促进月”,“时代楷模”马善祥、全国人大代表刘希娅、全国文明家庭代表陈丽芳等先进典型纷纷向广大市民发出践行《条例》的倡议,参加有关文明行为促进活动。
渝中区、江北区、永川区等围绕“文明行为促进月”和“3·5”学雷锋日,深入推动“文明在行动”系列工作和主题志愿服务活动;渝北区、九龙坡区开展了“《条例》进书屋”“小餐桌带动大文明”等活动;铜梁区、石柱县广泛开展《条例》院坝会、社区集中宣讲等群众性学习活动;合川区坚持“文明创建永远在路上”,启动了“文明小区”“文明楼院”“文明角落”等创建工作。
据统计,2021年首次全市“文明行为促进月”,累计参与人数达2400余万人次。
一年多来,人民群众用积极行动表明,《重庆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恰逢其时。
青少年参与 《条例》拓展后备力量成长之道
一粒种子,终为参天大树。
青少年是家庭的未来、社会的未来、国家的未来。时代呼唤小小少年的大作为。
今年6月,红岩联线管理中心将“小萝卜头进校园”系列活动以全新方式送到了巴蜀小学校。本次活动进行了全方位创新,打造了具有“听、说、看、做、玩”等综合内容的沉浸式红岩主题体验教室,将“小萝卜头”展览、“小萝卜头”故事宣讲、“小萝卜头”文创精品、“小萝卜头”互动游戏等环节巧妙融合在同一空间内,促进孩子们对“小萝卜头”事迹的全面深入了解,让红岩精神得到更好地弘扬和传承。巴蜀小学校四年级3班的李姿熠对小萝卜头的故事如数家珍,“我们不能忘记那些苦难的昨天,我们要珍惜现在幸福的今天,作为新时代的少年,我们更要去建设美好的明天。”
《条例》实施以来,我市以“小萝卜头进校园”活动为抓手,广泛开展红色小讲师团巡讲、“党在我眼中·红色研学”、“红色故事云端晒”等丰富多彩的庆祝建党100周年系列活动。通过文明实践活动,拉着青少年迈好“人生第一步”,扣好“人生第一颗扣子”。
我市发挥“小手拉大手”作用,扎实开展“网上重走长征路”“青春心向党”“童心向党”等宣传教育活动,引导青少年带动家长践行文明行为。全市300余万青少年参与,发挥的督促力、带动力、影响力几何级的扩大。
青少年争做英雄则英雄辈出,青少年行动文明则文明成风。重庆青少年参与文明行为促进活动,成为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力量。
典型性示范 《条例》确立生活工作标准之旗
一个时代,有着自己的先锋旗手、精锐力量,文明行为背后,有着一股强大的推动示范力量。
“手握方向盘,道义刻心间,身作笔、墨是汗,山水之城写奉献……”这是《“雷锋的士”之歌》。这群普通的的士司机,在救助困难群众、爱心送考、识别诈骗等特殊时刻,贡献出了自己的一份力量,为整个城市增加一股正能量。
“阿姨,我疫情期间没有认真上网课,现在学习越来越吃力,感觉很沮丧……”“我是密切接触者,隔离在家,感觉很孤独,我会失去朋友和家人吗?”希望热线、“甜甜虎心理乐园”等心理志愿服务团队,在社会事件突发、个人心理问题等危急时刻为广大市民保驾护航。
7月21日,第四届中国西部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在重庆举办。会场内外随处可见那一抹靓丽的蓝色——550名“蓝精灵”志愿者们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热心服务、真诚奉献,用青春书写责任,用微笑添彩赛会。
《条例》实施一年多来,毛相林获评“全国脱贫攻坚楷模”,王红旭获评“时代楷模”。全市获评全国道德模范3名、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12个、中国好人31名,选树“最美教师”251名。
一个个志愿团队,一个个优秀集体,一个个先进个人,他们是新时期“最美的人”,形成了文明行为促进工作的带头力量。
全社会动员 《条例》开启现代城市升华之门
行千里、致广大。物质基础在夯实,精神文明须提高。城市设施是城市的身体,文明行为是城市的神魂。物质财富已然丰富的今天,文明行为推动城市品质再进一步。
近年来,全市持续办好“山水之城 美丽之地”导游词讲解大赛、岗位服务明星推选、“高速带我文明游·打造美丽风景线”等品牌活动,支持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校园,展示出重庆现代城市的魅力。
持续深化“重庆好医生、重庆好护士”“渝税先锋”“巴渝工匠”等创建活动,社会价值得到正面强化。
深化“家风润万家”主题活动,推进党政机关廉洁家庭建设,大力建设新时代的家风文化,整理编写体现中华美德、符合生活实际的新时代家规,创建文明家庭,风清气正的家庭环境全面巩固。
《条例》锤炼了市民行为,提升了城市品质,结出了丰硕成果。
今年6月,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会同市人大社会委开展《条例》施行情况问卷调查,93.61%的调查对象表示很满意、满意,《重庆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得到了全市人民高度认可。
文明城市,近悦远来。三千万巴渝儿女,建立起一座西部现代城市;八万余平方公里,吹拂起一股浩荡文明新风。
(《条例》实施情况调研市级部门座谈会”现场发言摘编)
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
《条例》2021年1月25日经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高票审议通过。今年6月,开展《条例》施行情况问卷调查,93.61%的调查对象表示很满意、满意。
系统推进抓统筹。市领导高度重视《条例》实施。市委书记陈敏尔、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轩就贯彻落实《条例》提出了明确指示要求。市级部门协助落实促进措施,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以及各区县加强学习,并对践行《条例》作出具体安排部署。全面发动造氛围。举办“《条例》实施启动仪式暨‘文明行为促进月’市级示范活动”,掀起文明行为促进活动的高潮。全市“文明行为促进月”累计受众达2400余万人次。精准滴灌强宣传。各区县印制130余万册(份、张)《条例》单行本、连环画等宣传产品。市属主要新闻媒体,各区县“两中心一平台”等推出原创系列报道7600余篇次。多策并举重实效。把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飞入寻常百姓家”。发挥全市各级文明城市、文明村镇和道德模范等先进典型的榜样示范作用。发动市、区县志愿者2万余名,开展活动1.2万余场。
市发展改革委
强化立法衔接,夯实信用法治基础。去年7月,《重庆市社会信用条例》正式施行,全面引导全社会诚实守信。加强信息共享,打造信用服务枢纽。依托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建立起教育、卫生、司法等领域重点企业和从业人员信用档案。推动政务用信,构建信用监管机制。累计触发并实施联合奖惩36.6万余次,让严重失信者处处受限。创新应用场景,增强诚实守信价值。先后推出“信易租”“信易行”“信易游”“信易阅”“信易购”等场景。突出专项治理,筑牢诚信守法底线。常态化开展诚信缺失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大力整治生态环境污染、征信修复乱象等不文明行为。
市教委
强化组织领导,在拧紧责任链条上下功夫。教育系统就贯彻落实《条例》作出安排部署,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强化教育引导,在丰富形式载体上下功夫。建好课堂教学“主阵地”。因地制宜开展“争做新时代好队员”“吃得文明”等讲文明主题实践活动。强化考核评估,在提升实绩实效上下功夫。把中小学文明素养教育情况纳入对学校常规检查、教育督导、创先争优活动指导的重要内容。全市获评国家级文明校园24所,评选市级文明校园300所。
市公安局
加强文明行为宣传引导。开展“美丽乡村行”巡回主题宣讲活动7场,开展社会面“五进”宣传活动近2000场。狠抓道路交通秩序整治。严查违法停车占用、堵塞消防车通道5.8万起。完成75个老旧小区周边路段“停车难”突出问题治理工作。强化社会面治安管理。推动建成智慧安防小区5945个、建成率62.4%。规范养犬行为。督促签订《养犬承诺书》。有力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开展校园及周边百日专项整治。建立健全反家庭暴力多部门联动工作机制。参与摸排涉医矛盾纠纷705起、化解669起。
市城市管理局
积极引导城市管理人做好城市的文明使者。组织发展全市各级城市管理部门及相关工作人员认真落实城市管理任务。积极履行城市管理职责促进城市文明。全市各级城市管理部门深化落实“大城三管”“马路办公”等工作机制。积极落实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总要求。强化执法人员培训,将《条例》关于规范不文明行为的内容纳入执法培训的重要内容。建立联动机制,形成治理不文明行为合力。强化专项执法,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8次城市管理秩序监管执法行动。
市交通局
加强宣传贯彻,积极营造实施良好氛围。张贴展示《条例》相关宣传标语2万余条幅,发放宣传倡议5000余份。依托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图文并茂对《条例》进行解读。弘扬文明行为,不断提升交通行业文明服务水平。进一步深化“雷锋的士”创建和“文明公交”队伍建设等。把《条例》纳入交通行业各类培训的必修课,全覆盖开展文明行车教育培训60余万人次。加强督促检查,助推交通文明出行提质增效。压紧压实责任,督促交通相关企业积极开展自查。常态化开展“文明在行动·满意在交通”明察暗访。广泛运用动态智能监控系统,开通“12328 ”交通运输服务监督电话。
市农业农村委
抓宣传宣讲促文明。在农村地区组织开展4000余场“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宣讲活动。抓示范创建促文明。在全市农村评选最美庭院7.84万户,创建“宜居村庄”232个。抓环境整治促文明。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清理一活动”专项行动。抓遗产保护促文明。命名22个传统文化村和12个特色文化镇,建成4个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市级示范点。抓节会活动促文明。举办重庆市2021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抓志愿服务促文明。开展了“美丽乡村”守护乡愁系列志愿活动,志愿服务时长总计超过12000小时。
市文化旅游委
强化文艺作品引导,做好重大主题宣传。紧紧围绕“喜迎二十大、百年新征程”主题,累计开展各类群众文化活动2465场,参与人次(含线上)达到2705.86万人次。创新拓展文化公共服务阵地。累计建设图书馆分馆1842个,文化馆分馆1272个。“三馆一中心”年服务群众达7200万人次以上。开展“红岩”精神系列活动,建成红岩文化公园首期项目,开展红岩革命故事展演376场次、现场观众超41万人次。着力抓好重点场所文明旅游宣传引导,扎实开展节假日文明旅游专项暗访。
市卫生健康委
尽职履责,切实落实主体责任。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倡导公众养成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生活方式,开展集中宣传2243场次。全市每年举办健康科普讲座2万场次以上。深入开展医德医风建设,大力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深入开展美丽医院建设。制定印发《重庆市医疗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廉洁从业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4 年)》。加强宣教,强化文明行为引导。加强平安医院建设,加强卫生法律法规宣传。多措并举,严查违法违规行为。出台《重庆市医疗卫生信用信息管理办法》。严厉惩处危害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违法行为。
团市委
聚焦青少年文明养成,坚持“三个抓实”,深化文明素养培育。开展理论宣讲1.2万场。选树“青年文明号”等典型。打造“青年创新创业大赛”等品牌项目。二是聚焦共青团组织优势,紧扣“三个围绕”,深化文明志愿服务。围绕生态文明、社会治理、重大赛会,建成常态活跃的“青少年之家”943个,组织1000余名“蓝精灵”(志愿者)向“智博会”“西洽会”等提供志愿服务。三是聚焦网上思想引领,注重“三个强化”,深化网络文明建设。强化舆论引导、产品供给、线上活动,衍生创作开发一系列正能量充沛的文化产品,开设“团团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