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项目清单 > 正文

重庆南川:让文化温暖城市生活

发布日期:2020-08-05 15:38 来源:南川融媒体中心
摘要:重庆南川:让文化温暖城市生活

...

市民排队进入南川区图书馆。摄影:任前蔚

8月4日上午八点半,热辣的阳光已经晒得地面发烫。重庆市南川区图书馆门前,有40多位市民正顶着烈日排着队依次进入。在严格做好防疫措施的前提下,每天都有约500名市民前往区图书馆阅读学习。

这正是南川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南川区通过大力推进文化惠民,加快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极大地丰富了群众性文化活动,更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

小朋友在少儿阅读区读书。摄影:任前蔚

当阅读变成享受

车水马龙的龙井路旁,南川区文化艺术中心一楼,“南川区图书馆”几个大字闪着熠熠的光芒,吸引着人们在闹市中静下心来,用阅读畅游知识的海洋。

该区图书馆始建于1978年,2018年被评为国家一级图书馆,2019年7月整体搬迁至区文化艺术中心,2020年1月正式向市民开放。新馆馆舍建筑面积7000余平方米,可同时容纳500余人阅读,设有综合阅览室、海鹤书屋、少儿阅览室、24小时自助图书馆、视障阅览室、成人借阅室、电子阅览室、基藏书库、期刊借阅室、地方文献典藏室、古籍书库、培训室等十几个开放窗口。

走进图书馆,整齐的书架、明亮的灯光、怡人的温度······读者们潜心阅读。

来到绘本阅读区,8岁的杨俊皓正专注地看着《大中华寻宝系列》绘本,“我现在在看《江西》篇,从中了解到了江西的傩面具、桃花源等,非常有意思。”他说,这里有免费的饮用水、环境舒适又安全,每天做完作业之后就来图书馆看几小时的书。

“这里的氛围很好,大家都在认真看书,电话也都调成了震动,在这里学习很舒服。”在24小时城市书房,市民张月和正在准备公考、考研的年轻人们都在积极复习。根据南川区具体情况,每天城市书房早上7点开放,晚上10点关闭,现有50个座位,大受年轻人喜欢。

南川区图书馆馆长刘静介绍,随着该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越发健全,图书馆配备了纸质文献资源15万余册、杂志200余种、报纸30余种,并配有自助办证机、自助借还机和歌德电子机等现代电子设备,在硬件上能够满足各类人群需求。在书籍采购时,会根据读者问卷调查、读书排行榜、业内分析、本地喜好数据及各年龄段接受度进行,因此各个行业、各个年龄段都能找到适合自身阅读的书籍,满足了大众的文化需求。

...

学生在图书馆学习。摄影:任前蔚

打通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

8月2日,在东城街道灌坝社区公共服务中心书屋里,唐维顺正在阅读着报纸和杂志,看书已经变成了他生活的习惯,而不出社区就能得到很好的文化享受更是让他非常满意。

彼时,在水江镇的彭光敏打开了“南川区图书馆”微信公众号,从“乐儿微信图书馆”里给孩子苗苗播放了一部有声的儿童小说。在这个公众号上,市民可随时随地浏览6万余册电子书籍。

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首先得让市民有更多元、更便捷的渠道去享受文化。为此,南川区着力推进“城区文化馆、图书馆——乡镇文化站(图书馆分馆)——农家书屋——文化中心户”公共文化服务四级网络体系建设。今年增设了教育实践基地、图书馆黎香湖分馆,基本建成城区(社区)15分钟文化服务圈、乡镇(村)30分钟文化服务圈。

...

老人在图书馆看书休闲。摄影:任前蔚

近年来,南川区以供给侧改革为抓手,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高标准建成“文、图、博”三馆一体的文化艺术中心,打造该区文化新地标。“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试点工作”通过文化和旅游部评审验收,现已建成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270余个,覆盖率达到98%;已建成标准化农家书屋185个,实现了全覆盖;建成特色“乡情馆”10余个,“村情村史馆”100余个。建成标准化文化中心户660余户,已通过国家文化和旅游部评审验收,列入全国首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项目。“互联网+文化乡村”列入“全国基层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推广”创新项目,利用“互联网+文化乡村”平台,开展文化演出、培训、展览需求“你点我送”等活动500多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