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小城失去了昔日的生机和活力,但深夜的灯光依然温暖萦绕。
在这个名为“守护南川志愿者”的微信群里,争抢“接单”成为志愿者们的日常。“东城街道需要志愿者5名,在隔离点闭环服务10天左右”“水江镇需要10名志愿者值守高速路口”……志愿者任务刚一发布,50个志愿者名额瞬间被“秒光”。
▲疫情防控隔离转运专班。周小顺 摄
微信群是桥梁、是纽带,更是一个温馨的大家庭。群公告的内容是:“携手战疫,有你有我。微光汇聚,终成星河!感谢你的加入,以志愿之火温暖我们共同的家园!”这里有凌晨1点为防疫人员送上热气腾腾饺子的美女姐姐,有清晨5点来到社区准备防疫物品的亲切大妈,有连续奋战12个小时还不肯下岗的帅气小伙,更多的是“有需要随时到”的群友。
从50后到00后,老中青三代结合,个体老板、路边摊主,企业高管、退伍军人、退休人员、打零工者……他们来自不同的行业岗位,从事不同的职业和工作,此时此刻,他们都忘记了自己的另一个角色,家有老人需要照顾的子女,孩子翘首盼归的母亲,扛起家庭重任的丈夫……
而这个微信群的故事,只是南川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工作中的微小缩影。
▲志愿者在消杀。汪新 摄
作为南川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办公室的一名工作人员,我全程参与、亲历了区志愿服务总队第一时间发出志愿服务“集合令”,吹响抗疫“冲锋号”,上万名党员干部、居民群众闻令而动,向光而行,广泛参与疫情防控志愿服务,也见证了无数温暖的举动和感动的瞬间。
如果温暖有色彩,我相信一定是“志愿红”。
年过六旬的吴后珍、吴后丽这对“姊妹花”曾是广场舞队伍中一道绚丽的风景,疫情发生后,主动请缨,成为社区疫情防控志愿者,精气神一点也不输年轻人。
在社区的每一场活动中,都能见到姐妹俩忙碌而柔弱的身影。套上宽大的防护服,带上防护面罩,身高不高的她们背起10多斤的消杀设备看起来姿态略显吃力,消杀工作结束后,又组织大家有序排队……她们温情而清脆的声音感染着每位市民和志愿者。
如今,南川全区5400余名广场舞爱好者化身为志愿者,如一朵朵鲜花,盛开在小区楼道、高速路卡点、核酸检测点等城市的各个角落。
微笑是她们娇艳的容颜,奉献是她们瑰丽的色彩,她们用一道道温暖的身影给了疫情最坚定的回答:“疫”不容辞,我来守护我的城!
▲志愿者参与核酸检测。南川区文明办供图
如果浪漫有色彩,我相信一定是“天使白”。
90后的张毅长相清秀、身姿挺拔,妻子是宏仁医院的护士,当妻子主动请战到抗疫一线后,夫妻之间小小的浪漫,都凝聚在了忙碌间隙简单的短信问候中。
张毅恨不得第一时间冲去跟妻子并肩作战。看到朋友转发的招募志愿者的消息后,张毅毫不犹豫报名,将年幼的孩子送至丈母娘家中代为照看,并向一同开店的朋友说明情况,获得支持。
岗前培训后,张毅第一次穿上隔离防护服,就风风火火地忙碌起来,给居民送物资、核对核酸采集信息、值守交通卡点……一天下来,沉重的双腿几乎迈不开步,嗓子也沙哑了,但看到妻子隔空喊话加油打气,所有的疲倦都一扫而光。
有一种浪漫叫“抗疫夫妻”,张毅夫妻两人相互鼓励,相互支持,为战胜疫情双向奔赴,用“双份”坚守诠释最美的浪漫。
如果希望有色彩,我相信一定是“守护蓝”。
70后的向光福万万没想到,会和90后的儿子并肩作战,一同成为防疫转运的“摆渡人”。
那个朝曦微露的清晨,当紧急招募的32名司机、20辆出租车准时抵达集结地点,领取隔离转运工作任务时,的哥向光福在人群中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那是他刚满25岁的儿子向涛,他也报名参加了志愿服务。
“我一个人去就够了,你回家照顾你妈。”“老妈在家安全,现在这里更需要我。”不善言辞的向光福沉默了一会儿,拍了拍儿子的肩膀,“上阵不离父子兵,那我们一起去!”
如果说抗疫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役,那么疫情防控隔离转运专班就是与疫情短兵相刃的“前沿阵地”,更是阻止“战火”蔓延的第一道防线。
无数个不眠之夜,无数趟来往奔波,无数次“摆渡”中,父子俩偶尔碰面,没有过多的语言交流,父亲会细致地帮儿子对车辆进行安全检查和消毒消杀。向光福用独属于自己的温情方式,与儿子一起穿梭在逆行的队伍中,载着希望,共渡难关。
有人说,疫情可以阻隔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却永远扑不灭人们心中燃烧着的火焰。是的,因为那团火是光、是爱、是温暖,永远在人与人之间传递。
我知道,我的记录永远赶不上发生在身边的感动,因为温情时时有,奉献处处在。
我情不自禁写下了平生的第一首歌曲《温暖一座城》,结尾是:“一颗心可以照亮一条路,一群人可以温暖一座城,守望相助的鼓励、众志成城的力量,金佛山下一群人,点亮一座城,金佛山下一群人,温暖一座城,越过这寒冬,春和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