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实践快讯 > 正文

【文明实践】非遗传承进校园 传统文化焕新生

发布日期:2023-07-12 15:58

“蹲、让、转,动作要顺,才能不碰到别人……”6月8日下午,在石溪镇中心校课后延时服务课上,学生们手举板凳龙跟着老师学习板凳龙舞。

图片

学生们在做板凳龙课间操。记者 甘昊旻 摄

石溪板凳龙舞是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在石溪镇中心校,每一个孩子都是板凳龙舞的传承人。

石溪板凳龙舞起源于1876年,距今已有140多年的历史,起初当地人为了庆祝丰收,一时兴起,便拿起板凳舞了起来,后来人们又在板凳上扎上草龙,便有了板凳龙舞。慢慢地,板凳龙舞成为当地人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每逢重要节日,大家都会舞龙庆祝,这项技艺也随之流传了下来。后经民间艺人和传承人一代一代对动作的编排和道具的加工,板凳龙舞变得越来越好看,花样越来越多,形成了精品特色节目,渐渐从田间地头走上舞台,受到人们的普遍喜爱。

2000年7月,重庆市文化局命名石溪为板凳龙舞之乡。2009年9月石溪板凳龙舞被重庆市人民政府列入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2年6月,石溪镇中心校被重庆市文化广播电视局命名为“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石溪镇板凳龙舞文化传承基地”。

图片

石溪镇中心校体育老师、石溪板凳龙舞传承人夏传红在给学生教学板凳龙舞。记者 甘昊旻 摄

石溪镇中心校体育老师夏传红是板凳龙舞的第十四代传承人,他介绍,学校成为传承基地后,便着力打造板凳龙文化校园,通过走访民间艺人、收集素材、整理提炼,开发了区级精品校本课程《凳龙飞舞》《竹编板凳龙》。

“1~2年级以研读校本课程、观看视频等方式,了解板凳龙的历史文化;3年级开始学习单人板凳龙操,掌握基础动作;4~5年级则在老师的指导下创编板凳龙舞;6年级则学习非遗板凳龙手工制作。”夏传红说,学校结合大课间活动,提取板凳龙舞的基本动作,编制了适合学生表演的板凳龙舞和板凳龙操,还在课后延时服务的兴趣课中开设传统文化课程,充分发挥板凳龙舞文化传承基地的作用,培养全面发展的“小龙人”。

“板凳龙舞是家乡的传统文化,我也是一名传承人,我要把板凳龙舞学好,走出去,登上舞台,让更多人看到我们的板凳龙舞。”4年级学生周杨洁说。

“如今还有已经毕业的学生返校借器材以板凳龙舞参加演出,让我看到板凳龙舞确确实实一代一代在传承。”夏传红说,如今板凳龙舞的传承人一代接着一代,作为一名非遗传承人,他将竭尽所能,让板凳龙舞延续下去。

《魅力中国城》、川渝春晚、乡村村晚……近年来,板凳龙舞在校园里舞出了新的朝气与活力,石溪镇中心校以比赛、参加表演、服务乡村振兴等各种方式,带着板凳龙舞走进区级、市级、国家级的舞台,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和喜欢板凳龙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