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秋,泰西特委军事部部长、自卫团主席张北华,政治部主任远静沧等在泰西合影。
泰西人民自卫团为支持台儿庄作战,在北集坡车站附近焚毁日军火车一列,图为战场旧址。
敌后抗日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游击战争的重要依托,在我国民族解放战争中产生了巨大影响。泰西抗日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众多敌后抗日根据地的组成部分,是著名的山东抗日根据地的主要堡垒。它的创建是中共中央关于建立巩固的山东敌后抗日根据地重要战略步骤的具体实施,是115师遵照中央军委指示,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与泰西党、政、军、民一道浴血奋战,坚持敌后游击战争的结果。
泰西,是指泰山以西的地区,包括泰安(西)、肥城、长清、平阴、东阿、东平、汶上(东)、宁阳八县。它北抵山东省会济南,南达大汶河两岸,与兖州、嘉乡交界,东靠津浦铁路,西跨黄河,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创建泰西抗日根据地,对敌可威胁战略要地济南和南北交通大动脉津浦铁路,对我可沟通鲁西、鲁中等根据地之间的联系。
抗战初期,泰西地区敌、伪、顽与抗日力量交错,形势极为复杂、严峻。
日军于1938年10月以后,开始加强对其后方的战略控制,提出了“治安肃整”和“巩固华北”的战略方针,并迅速向华北增兵,部署在山东和苏皖北部的日军四个师团、三个混成旅团,总兵力十几万人。山东的伪军主力和各县的伪警备队总数达八万余人。泰西地区的国民党官员和地主豪绅乘机扩充武装,自立旗号,各霸一方,出现了司令多如牛毛的复杂局面。国民党特派员郁仁治到处招兵筹枪,扩充部队;肥城的田家宾、张相兰,东平的尹鼎祚,泰安的牛希文,平阴的刘绪安等多股反共顽固武装,他们极端反动,极力破坏和限制中共领导的抗日斗争。
1938年1月,党领导了泰西抗日武装起义,成立了山东西区人民抗敌自卫团。5月,根据中共山东省委的指示,泰西特委成立。中共泰西特委是泰安地区建立的第一个地委级的组织。11月,自卫团与泰安地区的几支抗日武装合编为八路军山东纵队第六支队。到年底,全地区的党员由原来的不足百人发展到400余人,开辟了几个游击区,人民群众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动,基本上形成了泰西抗日根据地的雏形。泰西地方党组织和抗日武装虽然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敌、伪、顽反动力量在数量和装备上都超过我们,泰西抗日根据地的发展处于极大的困难之中。
根据党的六届六中全会关于开辟山东抗日根据地的精神,八路军主力115师于1939年初进驻泰西地区。3月20日,在东平召开了著名的常庄会议,罗荣桓同志作了重要讲话。第一,传达了党的六届六中全会精神,提出要根据中央“巩固华北,发展华中”的战略方针,及时调整战略部署,以适应抗战新形势的到来。第二,115师挺进山东的任务,是建立稳固的山东抗日根据地。在泰西地区,要加强根据地的建设,依托泰肥山区、大峰山区、平阿山区和东平湖,向四周发展,使泰西根据地与山东各根据地连成一片。常庄会议是创建泰西抗日根据地强有力的动员大会,它使泰西党组织和广大军民明确了斗争的方向。
常庄会议后,泰西全面开展了武装斗争、统一战线和建党建政工作,使泰西抗日根据地的创建进入了高潮。
115师率领第六支队积极开展武装斗争,连续打击敌人,像一把尖刀插入了山东日军的胸膛,引起了日军的极大恐慌。日军驻山东最高指挥官尾高龟藏,调集5000多名日军,分九路对115师合围。1938年5月11日,115师与泰西地方武装、党政机关5000余人,被日军包围在肥城陆房方圆不足20余里的狭小盆地里。115师代师长陈光指挥部队血战一日,入夜,率部队和机关分三路奇迹般地突出重围。这场战役歼灭日军大佐以下1300余人,这就是115师征战史上著名的陆房突围。陆房之战是115师入鲁后,以劣势兵力与简陋装备战胜敌人合围的第一次重大胜利,对创建泰西抗日根据地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军事斗争的同时,115师指导泰西地委正确贯彻党的统一战线政策,坚持“有利、有理、有节”的斗争原则,团结进步势力,打击顽固势力,成功地争取了国民党汶上县县长兼宁(阳)滋(阳)汶(上)保安司令白育普、郓城保安司令祝壁臣和东平进步人士杨静斋,打击了顽固势力田家宾。
抗日民主政权的建立,是抗日根据地形成的主要标志。在115师的帮助下,泰西地委加快了抗日民主政权建设的步伐。1939年6月12日,长清首先建立了抗日民主政府,选举张耀南为县长;9月,肥城抗日民主政府在东焦庄成立,选举李文甫为县长。接着,建立了东平、宁阳、泰安、平阴、汶上等县的抗日民主政府。同时,区、乡、村政权相继建立,11月,选举产生了鲁西地区第一个抗日民主专员公署。至1939年底,泰西地区建立抗日区政权21个、乡政权53个、村政权283个。泰西抗日根据地成为山东抗日根据地政权建设的模范区。
泰西抗日根据地的创建,胜利完成了中共中央在山东的战略部署,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来源:中共山东省委党史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