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党史百科 > 正文

鲁西北抗日根据地的创建

发布日期:2022-06-16 12:01 来源:学习强国

在鲁西北,中共地下党组织与国民党山东省第六区专员兼保安司令范筑先结成统一战线,共同承担起创建鲁西北抗日游击根据地的任务。

中共中央对范筑先和共产党的合作抗战极为关注。1938年3月上旬,鲁西特委派成润等人去陕西延安汇报鲁西北抗战情况,并带去范筑先致毛泽东、朱德的信。成润等人到达西安后,向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负责人伍云甫作了汇报,请求中共中央派一批干部到鲁西北工作,同时由鲁西北特委派一批干部到延安学习。西安办事处将此事转报中央。25日,中央即派胡超仑等20多名干部随成润到聊城。同时,鲁西北特委派张郁光、牛连文、刘子荣等向中共中央驻武汉的领导机关汇报工作及请求派干部到鲁西北,得到支持。中央驻武汉领导机关即派红军干部袁仲贤、老党员周紫珊和记者朱穆之、莫循、刘子毅等到鲁西北地区工作。此后,鲁西北特委先后两次派干部赴延安中共中央党校、抗日军政大学、陕北公学学习。中共中央对鲁西北抗战的支持,有力地促进了这一地区抗日工作的开展。当时的鲁西北成为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的一个典范,在全国产生了很大影响。

基于鲁西北与河北平原地区广泛开展抗日游击战争的经验,4月21日,毛泽东、张闻天、刘少奇致电刘伯承、徐向前、邓小平等,作出关于开展平原游击战争的指示,指出:抗战以来的经验说明,在河北、山东平原地区广泛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坚持平原地区的斗争是可能的。指示要求在范(筑先)专员、丁(树本)专员的地区应即通过统一战线的推动,迅速改造与加强原来的政府,使之成为人民的抗日政府。按照中央的指示,6月15日,到达冀南的八路军第一二九师副师长徐向前特邀范筑先赴河北威县会谈。会谈达成协议,主要内容是:建立情报互换制度;八路军帮助范筑先培训干部;冀南地区归八路军驻防,鲁西北地区归范筑先部驻防,两个地区的民众起义武装互不收编。会谈后,徐向前等向范筑先介绍了八路军的歼敌战例和红军战术。这次会谈,使范筑先对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八路军第一二九师东进纵队和冀南行政主任公署于9月下旬在南宫召开冀、鲁两省军政联席会议。共产党方面党政军领导人徐向前、朱瑞、陈再道、宋任穷、杨秀峰出席会议,国民党方面山东省政府主席沈鸿烈和河北省政府主席鹿钟麟应邀到会,范筑先也应邀参加会议。会上着重阐明了共产党广泛动员群众、建立抗日根据地、整顿部队、团结合作、长期抗战等主张。范筑先完全同意,并商定冀南和鲁西北加强协作,配合作战。会后,范筑先率政治、军事两个参观小组分别进行参观访问,还出席了在南宫召开的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冀鲁边区总队成立大会并讲了话。

黎玉、张经武10月下旬从延安回山东途经聊城时,带来了毛泽东致范筑先的亲笔信。毛泽东在信中高度评价了范筑先在山东敌后坚持抗战的重大贡献和深远影响,勉励他坚持抗战到底。黎玉、张经武根据鲁西北地方党组织的要求,留下部分干部充实抗战力量。

在中国共产党和范筑先合作抗战的形势下,鲁西北地区的各项抗日工作都取得了很大进展。1938年5月1日至6日,中共鲁西特委以第六区政训处的名义,在聊城召开了全区政治工作扩大会议。范筑先出席会议并发表演讲。会议认真总结了统战工作、政权工作、武装工作和群众工作的经验教训,并对以后的工作作了具体部署。政治工作扩大会议对于进一步巩固鲁西北党组织同范筑先的统一战线起了重大作用。为便于统一指挥鲁西北抗日武装力量,1938年5月,山东省第六区抗日游击司令部改称鲁西北抗日游击总司令部,范筑先任司令;政训处改称政治部,张维翰任政治部主任,姚第鸿任副主任,赵伊坪任秘书长。同时,范筑先采纳特委建议,建立山东第六区政治干部学校和军事教育团。10月4日至6日,范筑先在聊城主持召开了第六区军政联席会议。会议通过了第六区抗战行动纲领、战时经济政策和整军方案3个文件。第六区军政联席会议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制定了巩固发展鲁西北根据地的完整的方针政策。

鲁西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有力地推动了当地党组织、群众团体、政权建设和抗日武装及游击战争的迅速发展。由于国民党第四、六区的各县政权相继瓦解,为安定人心、建立抗日秩序,中共鲁西北特委帮助范筑先对原有政权进行了认真改造,发动群众,建立抗日武装和各种抗日救亡团体,同时恢复发展共产党的组织。范筑先采纳鲁西特委的建议,先后恢复或新建了30多个县政权(皆由范筑先任命县长),其中濮县、观城、阳谷、范县、莘县、冠县、寿张、高唐、馆陶、邱县、齐河、恩县等县均由共产党员或进步人士担任县长,同时迫使山东省政府主席沈鸿烈委派爱国进步退伍军官、与共产党友好合作的韩多峰任山东第四区行政督察专员。鲁西特委一方面协助范筑先收编遍布鲁西北的各种游杂武装和留在当地的国民党军队,并派出政工人员对其进行改造;一方面创建党直接领导的人民抗日武装,作为鲁西北抗战的骨干力量。至1938年秋,隶属于游击总司令部统辖的武装,共有35个支队、3路民军,另外还有直属部队和独立团、独立营,共约6万人。到1938年11月,党员发展到1万人左右,各种抗日群众团体总人数达几十万人。

鲁西北抗日军民广泛地开展了平原游击战争。从1937年11月起,在一年左右的时间内,进行大小战斗80余次,歼灭大量日、伪军,狠狠打击了日、伪军的嚣张气焰。到1938年夏天,鲁西北境内基本上肃清了日、伪军,管辖范围扩大到30余县,鲁西北抗日游击根据地初步形成。

1938年秋,为配合武汉保卫战,鲁西北军民主动出击,发起了济南战役,并对津浦铁路泺口至德州段进行破袭,使日军交通一度陷于瘫痪。鲁西北抗战创造了坚持平原游击战争的经验,在山东全省乃至全国产生了重大影响。毛泽东曾给予高度评价:“河北平原、山东的北部和西北部平原,已经发展了广大的游击战争,是平地能够发展游击战争的证据。”鲁西北抗日游击根据地的创立和发展,受到国际爱好和平的人们的关注。1938年7月,美国驻华使馆海军武官伊·福·卡尔逊,由延安到聊城参观访问。卡尔逊回国后,于1939年和1940年撰文著书,专门介绍了鲁西北和他的聊城之行,扩大了鲁西北抗日游击根据地在国际上的影响。

1938年11月14日,日军从东阿渡过黄河进攻聊城。另有两路日军,一路从禹城经高唐向聊城进犯,一路从大名县金滩过卫河扑向聊城。范筑先率部与日军血战竟日,终因敌我兵力悬殊,15日聊城失陷。范筑先和共产党员张郁光、姚第鸿等700余守城将士壮烈殉国。范筑先牺牲后,鲁西北的国民党顽固派王金祥等加紧制造摩擦。11月17日,王金祥杀害共产党员、抗日县长吕世隆,捣毁了莘县抗日政府和群众团体。27日,王金祥又调集部队3000余人,突然围攻共产党领导的第十支队机枪营。鲁西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遭到严重破坏。

为了坚持鲁西北抗日斗争,稳定鲁西北局面,1938年12月,八路军第一二九师师长刘伯承、政治委员邓小平奉八路军总部命令,率该师第三八六旅主力和先遣支队一部,进入冀南和鲁西北。刘、邓在威县老虎张庄召开冀南、鲁西北军政干部会议,传达了中共六届六中全会精神,确定了依靠群众、依托乡村、巩固冀南和恢复发展鲁西北抗日根据地的方针。14日,第一二九师第三八六旅旅长陈赓率领第一一五师第六八八团一部到达鲁西北的冠县一带活动。24日,陈赓指挥第六八八团第一营及第十支队,在曲周县东目寨,一举歼灭顽军王来贤部1500余人。随后,陈赓率部转战于冠县、馆陶、聊城、茌平、高唐、临清、邱县、威县一带。

根据鲁西特委发展抗日武装力量的指示,袁仲贤奉命于12月率山东纵队第六支队独立营的两个主力连到达长清葛靖庄与范筑先部第三十一支队合编,成立了八路军平原纵队,袁仲贤任司令员。这时,李聚奎奉命到达鲁西北,在冠县组建八路军第一二九师先遣纵队,李聚奎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翌年1月14日,根据八路军总部指示,原鲁西北地方党委领导的第十支队及第三、六、七、十六支队各一部在冠县改编为八路军筑先抗日游击纵队,张维翰任司令员,袁仲贤任政治部主任。之后,津浦支队、青年纵队及第一二九师骑兵团也先后进入鲁西北地区,和筑先抗日游击纵队统归先遣纵队指挥。

八路军主力部队陆续进入鲁西北后,提高了共产党、八路军的声望,振奋了广大人民的抗战热情,迅速扭转了鲁西北的混乱局面。

1939年1月,中共中央北方局决定,成立中共鲁西区委员会,张霖之任书记,赵镈任组织部部长,朱则民任宣传部部长,赵伊坪任秘书长。鲁西北抗日军民在鲁西区党委的领导下,继续坚持鲁西北的抗日斗争。

(山东省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