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党史百科 > 正文

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丰富内涵

发布日期:2022-11-22 11:00 来源:南川日报

  ■ 李廷勇 陈卫星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文化的繁荣;要促进文化繁荣兴盛,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丰富内涵,对于新征程上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以文化人、凝聚人心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特征,是不断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教育人民,是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必须紧紧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引导全体人民在思想上精神上紧紧团结在党中央周围,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努力奋斗。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就是要发挥文化引领社会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牢牢占据意识形态阵地,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和百姓生活,推进公民道德建设,促进人民道德水平和文明素养持续提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改革机制、激发活力之路。文化引领社会风气之先,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推动文化大发展,必须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把创新精神贯穿文化建设全过程,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激发文化创造活力。要牢固树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求相符合、与文化发展规律相一致的文化发展理念。进一步加快推进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改革,深化公益性文化单位改革,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完善文化管理体制,支持和引导民营文化企业做大做强,创新文化走出去模式,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更有利于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通过大力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内容形式创新、传播手段创新、业态创新、科技创新,使创新始终成为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强劲动力,形成创造活力竞相迸发、创新成果充分涌现的生动局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守正创新、繁荣兴盛之路。创新是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的强大动力。要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文化的传承与守护中顺时应势、守正创新。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推动当代中国文化的创新创造,必须以高度历史自觉和文化自信,做好历史文化遗产挖掘、整理和保护工作,做好中华文明历史起源、精神特质、发展形态的研究,展现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坚定文化自信,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同时,全面贯彻“双百”方针,坚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最大限度地激发文化创新激情和创造活力,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创作出有文化底蕴、有时代精神、有艺术水准的优秀文化作品,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以人为本、共建共享之路。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文化发展最深厚的力量源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人民群众文化共建共享的道路。人民是文化创造的主体力量,要充分尊重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首创精神,为人人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者提供广阔舞台,充分挖掘蕴藏于人民之中的文化创造潜能,深度激活全社会的文化创造活力。大力开展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化活动,积极搭建各种形式的群众文化活动平台,支持群众依法兴办文化团体,总结推广源于群众、生动鲜活的文化创新经验,更好地激发群众投身文化建设的热情。坚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完善城乡基层文化基础设施和服务网络,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让人民生活得更幸福、更有尊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国家影响力持续增强之路。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增强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感召力和影响力,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任务。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通过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对外文化交流,广泛参与世界文明对话,促进文化相互借鉴,充分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多姿多彩和博大精深。依托我国发展的生动实践,展现中华民族“和而不同”“美美与共”“天下太平”的价值追求,全面阐述我国的发展观、文明观、安全观、人权观、生态观、国际秩序观和全球治理观,讲好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故事、中国人民奋斗圆梦的故事、中国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故事,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形成与我国国际地位相适应的文化软实力,努力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作者单位:重庆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重庆三峡学院分中心)